上海航交所30日公布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(shù)(SCFI),在連漲20周后,最新一期的SCFI運價指數(shù)首次出現(xiàn)下跌,指數(shù)為4614.1點,較前一周4643.79點,下跌29.69點,跌幅0.63%。
所有遠洋航線除東亞到南美運費上漲外,其中美東線跌幅較大,其余都小幅下跌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先前市場傳言至美西運價大跌至三個月前,但實際美西線跌幅不如網(wǎng)上傳言,美西線運價已連續(xù)約3周持平;而第四季進入東南亞線旺季,使得近洋線運價出現(xiàn)上漲;此外,盡管臺面上的運價出現(xiàn)微幅下跌,不過貨代表示,各船公司10月仍加收綜合費率附加費(GRI),因此,實際運費仍需加上GRI附加費用才是真的運價。
根據(jù)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:
上海到歐洲運價:每TEU(20呎柜)達7538美元,較前一周下跌13美元,跌幅0.17%;
上海到地中海運價:每TEU(20呎柜)達7444美元,較前一周下跌54美元,跌幅0.72%;
上海到美西運價:每FEU(40呎柜)達到6322美元,與前一周持平;
上海到美東運價:每FEU(40呎柜)達到11250美元,較前一周下跌726美元,跌幅1.84%。
近洋航線運價:
上海到日本關東、關西:運費與前一周持平;
上海到東南亞:運費較前一周上漲19美元;
上海到韓國:運費較前一周上漲11美元。
盡管運費指數(shù)出現(xiàn)下跌,不過貨代從業(yè)者表示,全球塞港船舶數(shù)字仍創(chuàng)新高,顯示市場需求很旺,加上運價本來就不可能無止盡的上漲,SCFI及美東線回檔修正,反應近期進入黃幾周長假及限電后出貨量可能短暫減少;不過并非所有地區(qū)都限電,加上高單價產(chǎn)品制造地區(qū)限電情形較不嚴重,仍持續(xù)出貨;而若能利用十一長假暫緩塞港及準班率等問題,對船公司反倒是好事。
此外再關注一下10月1日最新波羅的海運價指數(shù)(FBX),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亞洲至美西和美東的現(xiàn)貨集裝箱運費連續(xù)第三周下跌;而亞歐航線繼續(xù)小幅上漲。
FBX數(shù)據(jù)顯示:
中國至美西的運價為每40英尺17970美元,低于上周的19175美元,跌幅達6%。
中國至美東的最新運價為每40英尺20825美元,低于上周的21804美元,跌幅4%。
歐洲和地中海的最新運價分別為14,703、13,121,均上漲1%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國零售庫存指數(shù)仍低,加上日前美國多家零售商對民生日用品衛(wèi)生紙可能限購,而民生必需品需求強,也需要貨柜運輸?shù)龋A期市場需求仍強。至于原先10月就開始進入相對淡季,不過各船公司10月仍加收GRI費用,加上目前運價仍處高檔,對于船公司利仍不看淡。
雖然達飛及赫伯羅特宣布凍漲運價,但卻持續(xù)加收各項附加費。先前市場傳出各主要船公司10月份自東亞到北美的綜合費率附加費(GRI)將持續(xù)加收調(diào)漲:
其中赫伯羅德每FEU漲價達3000美元,達飛海運漲2000美元;至于長榮、中遠、HMM、ONE、以星等大型船公司,東亞到北美每40尺柜,則各漲約1000美元,部分船公司因特種柜則漲2000美元。至于陽明也將自10月4日起,加收東亞到北美GRI每FEU將加收1000美元。
近期地中海航運連發(fā)兩道航運漲價通知,其中包括三大漲價類目:綜合費率上調(diào)(GRI)、旺季附加費(PSS)和港口擁堵費(CGS)!
以下是針對啟運港為中國華南港口、香港,目的港為美東、美西口岸的貨物,具體通知及漲幅如下:
MSC預告從10月15日起:
加收GRI,其中20尺柜收取2400美元,40尺柜3000美元;
旺季附加費(PSS):20尺柜加收2000美元,40尺柜加收2500美元;
地中海航運在9月16日發(fā)布另一份漲價通知中,除了一次由7月30日延期到8月19日的港口擁堵費 ,從10月15日起,該船公司將再漲一次港口擁堵費(CGS)!
MSC預告從10月15日起:
塞港擁堵費(CGS)費用:20尺柜加收2400美元,40尺柜加收3000美元,40尺高柜加收3375美元,45尺柜加收3798美元。